首页 > Finnciti玩家感悟 > 学会理财和风控才能守护一生的财富与健康
201910月30

学会理财和风控才能守护一生的财富与健康

志同道合,太重要了。普通人要么对Finnciti理财没兴趣,不敢踏出那一步觉得危险;要么觉得别人分享的凡是和钱有关的都是“坑”,都是“销”,要防着。而习惯了做理财的人,渐渐的低调,隐忍,安静,少言。
finnciti
转发一段文字,特别切合我的心声。“投资的第一境界那些术的层面,我觉得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技术层面看一些视频,再看几本书,术的东西就能懂了。但是你能不能进入第二个境界,就是对自己情绪的把控,对自己心态的把控,这个可就难了。修自己,改变自己是神,改自己太难了。改自己这件事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呢。你看有的行业是天天去积累人脉资源,今天见这个聊天,明天见那个聊天。跟无穷的人聊完天以后,有很多关系,然后通过这些关系赚钱,那是别的行业。投资不是的,投资是靠什么?投资是靠时间赚钱,投资靠你对自己心态和情绪的把控赚钱。别人帮不上什么忙,你找别人没用,只能自己修自己。这就是难的地方。普通大众什么找别人聊天,认识更多的朋友找资源,这是别的行业的赚钱方法。投资不是,投资是修自己。只能不断的提高你的境界,等你的境界突破了。这个修身状态之后,也叫做悟道之后呢,其实你跟别人就更没有什么言语可说了。一个悟道的人和一个不悟道的人,有共同语言吗?没有啊。两个悟道的人有不同语言吗?也没有。就那点事,大家心照不宣也不用说话。所以,做投资真的是越做越没什么朋友,越做越孤独,越做越是一条小路。周围的景色可能很精彩,山川河流峡谷瀑布,但只能你自己享受。投资是孤独的美,有的人就能享受其中,有的人就真的不适合走这条路。”
以上用的词是投资,其实投资是理财的一部分,二者有区别也分不开。不纠结这词语的区别,越是形成理财思维久了,越愿意相信数据而非文字。因为文字可以修饰,可以忽悠,而数字很难掩饰和造假。分析数据是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和追踪,坚信数据带来的事实有助于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太需要征求他人的意见。既然他人意见不重要,也就越发喜欢独自思考。理财不等于要做一个孤独的人,但是理财思维能同频的人,身边有几个?当身边都没有这样的朋友的时候,确实是会有些寂寞了。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看书,可以旅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用着理财带来的财务自由,拥有自由选择的人生权利,这也是非常美妙的体验。期待着这种自由的一天。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要和生活打交道。和生活打交道,就势必要接触衣食住行和油米酱醋。和衣食住行打交道,自然就需要各种各样的规划。可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进行着一系列的规划。打理前程,是事业生涯规划,打理钱袋子,是对收入和支出进行规划。打理个人或者家庭的财务,其实就是理财规划。理财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才有这个脍炙人口的俗语流传:理财就是理生活。理财规划是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就是要解决个人或家庭财务不健康的状态,让自己的生活和财务更加健康持续的运转。现代人的财务是否都会面临不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所谓财务的不健康,指的就是影响人生和家庭幸福的重大事件,不能确保从当期收入中支付。到底有哪些大事能影响财务健康呢?这不由你我个体的意志决定,而是因时代变迁而造成。遥想我们父辈当年,整个社会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基本上不需要理财。
我们算一笔简单的账,当年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同样的年龄,收入比我们低得多。很多父辈回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便是城市里的处级干部,一个月的收入也就是50块钱,生活却感觉游刃有余了。到了今天,我们先不要跟处级干部比,一个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要求的起薪也是三四千元了,跟80年代初的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相比,成长了一百倍左右。再看看物价。据老一辈的回忆,八十年代的广州,1斤大米是1角5分钱,今天就算买最好的大米,就是四五元,上涨比例也就是30倍左右。收入成长了上百倍,基本生活物价只涨了三四十倍,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仍捉襟见肘?如果我们仅考虑生活成本,就算考虑了通胀,我们现在的收入,支付生活费用也绰绰有余了,生活品质应该更高,我们的生活应该比父辈更潇洒,显得更从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原因在于,我们父辈当年,虽然收入少,但政府统筹了大量的“剩余价值”,同时也把我们人生中能够影响财务健康的大事,全部“承包”了。
人生中能够影响财务健康的大事有哪些呢?首先是“四座大山”:教育、养老、医疗、住房,再加上抚恤制度。四座大山,逼迫我们不得不去规划。教育、养老、购房、医疗,这四件大事,在九十年代全部改革完成,改革的结果就是4个字,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我们必须看到时代的变迁,我们的收入在扣除通胀因素之后,已经远远高于父辈的收入水平,而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却让我们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在过往的十几年里,另外一件事,使我们不得不警惕:原本应当用来解决这5件事(包括抚恤制度)的所有的财务资源,被我们这一代人极度浪费地,全部放在了其中一件事上,就是“购房”。原因很简单,人心皆有贪欲。四件事都需要提前准备,只有房子会在短期之内,因为市场泡沫,可以让我们的资产翻一番、两番、甚至三番,收回成本获得巨大的收益。所有的资源疯狂地进入了房地产,使得房价更加高涨。不要忘记,原本我们比父辈多出来的财务资源,是要解决四件甚至更多的事情,而过往几年中,我们所看到的中产阶级的资产负债表,即使是财务最健康的家庭,也有80%的资源配置在不动产上,这是何其疯狂的一个时代!如果未来单一资产贬值,不仅会让我们家庭资产在数字上的贬值,和我们人生幸福指数相关的其他事情,例如体面地养老、孩子的优质教育、医疗等,全部灰飞烟灭。届时,我们的人生情何以堪呢?理财规划,其实就是规划未来,不被时代抛弃。什么人不需要理财?如果不是家里有矿,如果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如果是不需要体面的退休生活,不需要思考医疗、住房和子女教育问题的人,或许真的没有理财需求。但,你是吗?没有人知道未来将会发生什么,也没有人会告诉你未来的生活是否幸福,只有人告诉你,没有规划的未来,一定不会很幸福。所以,请别再说“等我有钱了再来理财”,这没有任何意义,假如你不投资,不在Finnciti学习理财,不去规划人生,就永远等不到财务自由、心灵自由的那一天。愿你早日规划未来的生活,趁早开始理财,哪怕你经历怎样的金融大潮和社会变迁,都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投资过程的本质就是一个用时间换空间的过程。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中,我们能做的是把握住大的趋势和格局。在尽量大的格局和趋势上,通过一定的时间积累,获得持续不断的收益。这才是投资的常态。在这个逻辑中,我们首先要清楚的是,为什么要用时间换空间?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对货币购买力的稀释作用日益凸显。能把握时间的主流,就是抢占了主动权,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去赢得机会,换取空间所带来的价值。简而言之,就是很多人现在拥有大量现金,没有拥有可锁定购买力的资产是很危险的。再不通过用时间换空间的投资转换,不久的将来这批人会变成中国社会上最底层最悲惨的人。而越是早早把握时机,用时间实现空间转化的价值增幅越大。已经有很多人实现了这种转化,并且深刻领会了这个道理。如果你还没有领会,那一定要认真思考了。因为时间如果没有转化成空间,就在消逝中浪费了。
第二个问题是怎么样实现用时间换空间的转换呢?因为现在的钱值钱,未来的钱不值钱,必须要把现在的钱换为可持续增值的资产。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换空间的就是“通货膨胀”。有人痛恨通胀,是它把人手中的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而作为投资人,我们一定要认清,通胀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借助通货膨胀,实现用时间换空间的价值转换。如果没有通胀,这种投资逻辑就无法实现。因为没有通胀,资产也无法升值。凡事有利有弊,同一件事,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我们要能够将不好的方面进行转化,顺应这样的趋势去思考,看这种趋势能否为己所用。一定时间内拥有同样多资金的人和用时间换空间方式获取资产的人来比较,随着通胀和时间的正向作用,拥有资产的人所获得的正向现金流和身价增幅越多。而没有用这种方式获取资产的人,哪怕持有再多的现金,财富增值速度和规模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打造资产,难就难在前三年。只要坚持过了三年,之后现金流增长的速度和幅度,以及积累资金再次扩张的速度都会有非常大的提升。也就是说,前期我们一定要坚持,不可轻易就结束。而没有下定决心走出那一步,不敢出手,始终在犹豫不决,踟蹰不前的人。一旦错过,有些人将终身为了追逐财富增值的机会而疲于奔命。因为时间才是最大的成本,错过了你努把力能够得上的机会,甚至可能一生都无法获得资产。这种说法绝非危言耸听。但是如果能够顺势而为,顺应格局的发展,抓住逆转人生风向的契机,便能成功逆袭。现在准确审时度势,认真思索,选对方向,果断执行的人,都会成功享受用时间换空间带来的价值。
实践证明了会投资的人一定是会合理安排时间,能够把握时机,有能力驾驭人生,最终享受生活的人。学会用金钱买时间,用时间获取增值的空间,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金融是个很庞大的概念,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大到近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各种变幻,小到日常买东西的交易行为。最近由于业务关系,一直跟一位自由摄影师有合作,最近看他神色狼狈,状态不佳,就问了一下。
大致的事情经过是,两年前,他及他的家人将所有积蓄,接近200万都投入到了数个P2P理财中,今年以来连续暴雷,让他的压力大增。职业敏感告诉我,这都是凶多吉少的投资,多也不用问,只问了,这些钱是不是都是自有资金,没有借款,如果有借款,接下来几年,他很难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得到肯定答案后,我也只能安慰到,还年轻,机会很多,好好做事,钱可以慢慢赚。
但接下来他的话,让我感到非常可怕。他说,他们投资的项目,跟其他骗子类P2P不是一回事,而导致他们亏损,完全是一场政府制造的阴谋。甚至牵涉到高层政/治斗争,才导致了平台被查,老板被抓,他们惶惶不可终日,而平台是完全有实力兑付的,现在钱全部被国家冻结了,只能等靠山重新上位,他们就能收回本金和利息。
这套说辞让我感到后背一凉,又似曾相识,很多被骗进传销被洗脑的人,被解救出来都是这套说辞,被骗了钱还要坚信不是骗子的原因,这是什么精神?这是神经啊!可能是面对亏损后的自我麻痹,但他信誓旦旦的说辞,就这个时刻而言,我觉得他是相信的。这就是可怕的地方,这些金融骗子,不但骗了钱,还侮辱了投资人的智商。这两年,一个个金融传奇的崛起,背后是无数个人和家庭的血泪。很多人幻想什么都不付出,就获得高额回报,殊不知,天底下最贵的东西,一定是免费的。
言归正传,不要以为金融机构只有P2P才是可怕的,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面对任何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所面临的风险都是巨大的,大到可怕。
金融机构:向左帮助客户盈利,向右确保自己赚钱,眼睛看向远方,手伸向的却是客户的本金。
按传统金融学的逻辑,金融机构赚钱的三种方式:息差、价差、概率差,但实际操作中,还有一种更有诱惑力的,就是对于客户本金的盘剥,这一种,也是金融机构最爱的方式。
银行,主要赚钱方式是息差
曾几何时,你到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无一例外都被推荐办理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因为息差之低,已经无法满足银行的胃口。
你不知道的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只要超过4%,那其中就必然配置信托产品,因为货币型基金目前的收益只在3%左右,即使是一级城投债,收益也在5%以下。只有信托产品收益才能超过8%,银行才有利可图,同时银行在代销过程中,还可以赚手续费,销售佣金,管理费。一旦出了问题,那就是相关机构的问题,它只是销售平台而已。
甚至,很多人买理财产品却买回了一堆保险。没有做过保险的人,不知道目前保险业利润之高,让你瞠目结舌,卖保险产品的提成应该是正常金融产品中最高的。
而这些产品,无一例外要么本身就有坑(收益远不如预期),要么后续可能有风险,一旦暴雷血本无归,你连人都找不到,银行可以拿着合约告诉你,风险早已提示,盈亏自负,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券商,以手续费为生
但万分之一点几的佣金标准,很难让它成为一个超级赚钱行业。他的利润哪里来?融资融券,配资业务。而这些业务,一开始就是冲着客户本金而来。券商的从业人员太知道资本市场的疯狂,每一轮牛熊市都是一次财富再分配,对于从业人员来说,能够忍受跟保险经纪相同的待遇,而比保险经纪低得多的分佣,唯一的目的就是等待一次暴富的机会。
从一个小经纪,一次豪赌成就传奇的故事,比比皆是,这是支撑他们的信念。这里面杠杆就成了唯一的选择,拿客户的本金做底,用配资做杠杆,最后后果必然由客户承担。他们跟散户并无二致,前期保守,后期疯狂,如果2019年的牛市真能成形,并持续一段时间,那么大家都好,可是如果牛市只是一场误会,结果必定的很惨的,对客户而言。
信托,在中国,就是合法的高息贷
信托本质上是合法的高息贷,目前国内主流的信托产品,其实都是融资类金融产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托,我称之为“反向信托”。信托的本源,是“正向信托”,即“我信任你,我把某些资产托付给你运营和打理,到约定时间你给我一定收益”,受托人背负着信托责任。
而我们的反向信托呢,则是一个房地产商、一个企业家、一个矿主、一家上市公司等,找到信托公司,要融资,拿一定的资产抵押或直接信用担保,信托公司设计一番,然后向投资人发售。形式上是接受了投资人的资金进行运营托管,背后的实质却是:帮那些融资人,找到了资金。
正向和反向看起来差异不大,但结果是天壤之别,信托公司从谁手上赚钱,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从哪收钱,就天然要协助和维护谁的利益,信托公司无法做到中立,而是和融资人穿同一条裤子。
为了赚取可观的信托报酬和业绩提成,信托公司只能放松项目资质审查,甚至一起弄虚作假,利令智昏,跟融资方一起坑投资人。
最近信托频频出现兑付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上述原因。这里面,银行作为信托的承销方,也是难逃其咎的。无从信任,何来托付?
保险,赚风险概率的钱
保险理财产品的坑,很大很大,我们要把握一个原则:保险不理财,理财不保险。富人不是因为买了保险而变成富人,而是富人发财了都投资保险公司,才变成了更有钱的富人。保险的套路太多,从理财的角度看,投资人必输无疑,为风险买单,不要想着既规避了风险又赚了风险的钱,你做不到。对于普通投资人,大概常遇到的金融机构,就是以上四类。其他没听过的是,什么原始股权投资,私募契约基金,更不用提,在有人更你推荐时,第一时间打断他,拉黑。
金融机构,对于普通投资人,绝对不是一个安全的存在,他们都赚了大钱,你想过钱是从哪里来的吗?不用猜就知道,你我的本金。不是说我们普通人不能做投资,而是不能将我们的投资寄托于这些金融机构,帮助客户赚钱太难,赚客户的本金太简单。投资之前,一定要记住这一点,所有金融机构,对于普通人而言,都是可怕的,危险的存在。如果你自己没有投资能力,就需要谨慎。金融机构与投资人,可能在共同创造利润方面或许有一致的地方,但客户的本金才有可能是他们的终极目标。所以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文章作者:Finnciti芬希体_SMI理财_神魄
本文地址:http://www.finnciti.cc/10389.html
本博专注Finnciti理财,文章欢迎转载,互相学习,携手成长!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